【两会话题·建设】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

2021-03-09 13:03:57
导读 :

公交开进村,农民出行更通畅;通了自来水,吃水洗衣更省心;有了快递物流点,坐在家里就能把农产品卖向全国;装上冲水厕所,方便又卫生……近几年,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个个乡村由内到外变得越来越美,也让不少城里人对乡村的田园生活产生了向往。

主持人的话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对乡村建设行动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如何把乡村建设好?怎样构建规划管理体系?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又如何调动?围绕社会关切,两会代表委员展开热烈讨论。

  公交开进村,农民出行更通畅;通了自来水,吃水洗衣更省心;有了快递物流点,坐在家里就能把农产品卖向全国;装上冲水厕所,方便又卫生……近几年,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个个乡村由内到外变得越来越美,也让不少城里人对乡村的田园生活产生了向往。

  然而,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城市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相比,对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乡村还有不少短板。对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这是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为今后乡村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乡村建设行动如何实施、怎样把乡村建设得更好、乡村应该建设成什么样,近段时间以来,这些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对照城乡差距加快补上乡村短板

  走进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干净整洁,村里民宿各具特色。然而十几年前,这里房屋杂乱、道路泥泞、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环境状况堪忧。变化始于北沟村实施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北沟村党组织带领全体村民开展改旱厕、修步道、种花草、治河道等行动。村里修建了村级公路和深水井,解决了交通和安全饮水问题。村庄一天一天变了样,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舒适便利。

  北沟村的变迁是近年来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村容村貌整洁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变好了。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8%以上,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超过90%,全国排查出的2.4万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基本完成。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5.5%。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

  “如今乡村的变化越来越大,可是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全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副县长、扎日乡乡长贡觉曲珍也注意到,当地农牧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脱贫致富,旅游业搞起来了,但是垃圾处理难题接踵而至,影响村庄持续发展。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但是与农民的需求相比,部分农村地区需要改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因此,缩小城乡间基础设施的差距,也成为代表委员关心的焦点。

  为此,王全表示:“乡村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需要不断地加强建设、持续改善,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规划绘蓝图因地制宜解民需

  由于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乡村点多面广,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乡村建设面临诸多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因此,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建议:“乡村建设,规划先行。”

  规划绘就蓝图。实践中,浙江省舟山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实行城乡一体化、县域“一盘棋”的“多规融合”规划管理体系,实现村庄布点规划全覆盖,农村人居条件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同步建设,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的乡村美景。

  部分地区由于缺少村庄规划的指引,村庄无序建设,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为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积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尽快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对暂时没有编制规划的村庄,严格按照县乡两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确定的用途管制和建设管理要求进行建设。

  “这种规划必须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并非千村一面。”赵皖平提出,“不能把城里的那一套照搬下去,在乡村建设中要保留乡村特色风貌。”

  近年来,部分地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奇介绍,农村和乡镇街道在收集转运处置的机制和财力投入方面不足,农村生产生活垃圾逐年递增,“比如农用薄膜、农药瓶及包装塑料等生产废弃物被雨水冲刷直接流入河流水库,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民群众生命健康。”

  刘家奇建议,大力宣传讲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同时,规范收集农业面源污染废弃物,推行回收积分制度,执行积分奖励机制。相关职能部门适度购置有关回收设施设备,合理设置布局,以便于季节性回收和及时转运处置。

  让农民群众成为建设家园的主体

  广袤的乡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农民安居的家园。乡村建设不仅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更要让农民群众成为建设家园的主体。

  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参与村庄清洁行动,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湖北省竹山县通过“小手拉大手”“最美庭院”评选、青少年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广大妇女、青少年、儿童全面参与到行动中。浙江省德清县乾元镇妇联组织发动各村社妇联、巾帼文明岗等的“德清嫂”志愿者们,积极投身到村庄环境治理,消除卫生“死角”,营造家家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良好氛围。

  “人人动手、清洁家园”,群众的参与让村庄清洁行动充满活力、有序持久。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更要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农民群众的主动创造性。“基层党组织应当发动村民自主筹资或发动本土企业家对家乡反哺。”赵皖平建议,“要重塑充满生机的乡村治理场域,搭建新乡贤与乡村社会结构有机融合的平台,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

  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挥主心骨作用、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的同时,还要发挥村民理事会的积极作用,选聘工作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村民担任理事会成员,引导群众支持参与乡村建设。

  “想方设法留住本地人才,是人才兴村的长久之计。”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余留芬说。她认为,在发展兴村事业上,本土人才有着天然优势,“本村人才对村子有着与生俱来的亲情感和依赖性,建设本村也就是建设自己的家,坚持本村事业也就是坚持自己的事业。”

  除了本土人才,返乡人才也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全国政协委员,中原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窦荣兴提出,鼓励支持城市离退休人员回到家乡,助力乡村振兴,“他们回乡参与乡村建设,不仅带回了新想法,还带回了资金、文化、信息和技术,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条条建议就是一个个力量。代表委员对乡村建设行动的关注和热议,为今后的乡村建设理清了思路,也注入了动能。我们深信,乡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慧斌 芦晓春

【两会连线】

甘肃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旺泽:

统筹抓好乡村硬件和软件建设  

  乡村建设是农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今年,甘肃省将在全省率先建设500个乡村建设示范村,原则上每个县区建设5个至6个示范村,同时将嘉峪关市、金昌市、甘南州确定示范市(州),将康县、两当县、皋兰县、临泽县、崇信县5个县确定示范县,确保每个市州都有走在前列的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都有走在前列的乡(镇),每个乡(镇)都有走在前列的村。

  积极探索经验,发挥引领作用,示范推进全省乡村建设行动。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将以村庄现状为基础,按照填平补齐、完善功能、打造提升的思路,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和内容,重点突出水电路气讯等硬件设施和社会服务、乡村治理等软件环境,确保建设质量,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晓燕 鲁明

江苏省泰兴市虹桥镇副镇长焦磊华:

多措并举让农村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下,江苏省泰兴市虹桥镇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提出“建设跨江融合生态城”的目标追求,围绕美丽虹桥建设目标,以生态廊道拓展区建设为引领,做足“水”和“绿”的文章,打造“七彩虹桥”,加快实施村庄活水工程、绿化亮化工程、农路提档升级工程,让百姓舒心出行。

  为了激发农民群众热情,在全镇开展“美丽庄台、美丽庄河、美丽庭院、美丽企业、美丽校园”创建活动,同时,创新农村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试点推行物业化管理和考核评比积分奖励制度,提高全镇群众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十四五”期间,将实现村组主要道路绿化、亮化全覆盖,农村污水管网建设覆盖60%以上行政村,庄河绿化率达60%,全镇农村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文博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团街镇副镇长张远华:

鼓励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行动

  近年来,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大幅提高,但是要实现乡村振兴,农村还有很多短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补齐短板,尤其是改厕、改圈、改路等,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有效减轻农民负担,并鼓励农民积极参与进来。

  农民既可以为家乡的建设出谋划策,提供意见建议,也可以参与具体的项目工程,获取劳动报酬以促进增收,还可以发挥监督作用,保障乡村建设有序、规范、顺利进行。总之,未来的美丽乡村,要有农民的一份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闯:

品牌化经营理念指导乡村建设行动

  在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观背景下,自然村、行政村、乡镇或特色小镇、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域,都面临着如何发展“美丽经济”,实现持续振兴的时代命题。

  要实现乡村的持续振兴,应树立“品牌化经营乡村”的理念,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乡村全域品牌顶层设计和消费业态建构,指导乡村建设、开展营销传播。树立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吸引游客及投资者;打通“两山”转化路径,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 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