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聚焦种业和耕地是前瞻性,聚焦农业和扶贫的重点是供给改革

2021-01-20 14:01:01
导读 :

农业聚焦种业和耕地是前瞻性,农村聚焦农业和扶贫的重点是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是对乡村的改造和回归,对乡村工作的两个侧重点“短、平”,即短期内对乡村的改造和建设作出回应,同时更长期地回归到农业和乡村。

        农业聚焦种业和耕地是前瞻性,农村聚焦农业和扶贫的重点是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是对乡村的改造和回归,对乡村工作的两个侧重点“短、平”,即短期内对乡村的改造和建设作出回应,同时更长期地回归到农业和乡村。

  

  乡村振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生产性和创造性,农村工作的侧重点是农业和乡村工作如何将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村改造工作的两个侧重点在一个方向上统一起来。最近,农业部印发了《农业产业振兴战略行动方案(2018-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可以说农业产业振兴是今年五大会议议题之一。《方案》可以看到,2017年七部委发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启动(试行)》。

  2016年四部委发布《关于培育新时代农业发展新动能的意见》。从这三份会议文件到《方案》,我国农业再度转型。从2017年开始,一批家乡问题的农业亟待解决,但转型与振兴更多依靠产业发展。如去年陕西榆林投资1300亿元搞脱贫攻坚,安徽106亿元力推两型社会。即使是排第二位的南京,江苏省1680亿投入农村一体化建设,而江苏增加农业税3000亿元。我国近几年由于乡村振兴的“千县振兴”,两亿人脱贫,2015年建成县209个,2014年建成县195个,其中大量农村地区尚未实现脱贫。

  

  2018年我国中部农业工作会议上,我国农业农村部将2018年定为“脱贫攻坚关键年”。这也是各大部委公布脱贫攻坚方案中脱贫年数最少的一年。即使在产业发展中,由于农业政策、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等种种原因,发展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如陕西榆林关中畜牧业基地存在现代化乡镇产业协同难、合作产业化难以、农产品价格畸高、粮食市场供应紧张等问题,作为对此的回应是陕西省人民政府在榆林建成两个畜牧基地,再在河北省邯郸建成一个基地。

  如江苏省在余姚县开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却没有在周口池州区实现乡村振兴。可见从2015年至今大部分地区仅是农村经济振兴,农业规模化振兴尚待进一步提高。从前几年的农业产业振兴到产业发展,可以看到要从产业发展到产业振兴必须要夯实产业基础,同时要加快科技进步,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增强生产力。乡村振兴不是去库存,也不是让农民富起来,而是将中国农村欠账接上来,让农民富起来。

  

  这也是我国农业政策在转型之路上的紧要抓手。乡村振兴不仅是各地响应国家政策的具体措施,更是各地通过产业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动力。至于增加粮食税,我觉得可以适当,因为粮食不是必须的工业化原料,农业产业化没必要增加产量。

来源: 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