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贴】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

2019-06-10 14:06:35
导读 :

科普贴】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

1何谓种质资源

《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第三条指出,农作物种质资源是指选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农作物的栽培种、野生种和濒危稀有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遗传材料,其形态包括果实、籽粒、苗、根、茎、叶、芽、花、组织、细胞和DNA、DNA片段及基因等有生命的物质材料。种质资源是农作物育种创新的基础。

2种质资源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围绕重要基因发掘、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类未来面临的食物、能源和环境危机的解决都有赖于种质资源的占有,作物种质资源越丰富,基因开发潜力越大,生物产业的竞争力就越强。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物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性战略资源。因此,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尤为迫切和重要。

3种质资源的保护法律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国家依法保护种质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种质资源。禁止采集或者采伐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种质资源。因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或者采伐的,应当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国家有计划地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和利用种质资源,定期公布可供利用的种质资源目录.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国家种质资源库,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保护区或者种质资源保护地。国家对种质资源享有主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境外提供种质资源的,应当经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从境外引进种质资源的,依照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

4种质资源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随着气候、自然环境、种植业结构和土地经营方式等的变化,导致大量地方品种迅速消失。随着农田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和耕作栽培制度的改革,农田生态环境条件的差异日益缩小,致使许多作物的多样性变异失去了生存条件。水库、工厂、道路等设施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还使一些野生种失去了适宜的生存环境而濒临绝灭。因此,尽快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和抢救性收集,查清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保护携带重要基因的资源十分迫切。同时,种质资源保护也存在专业队伍不足、设施简陋、经费缺乏等问题。

5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现状

安徽省地处我国东西南北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多变,生态类型多样,境内长江、淮河横贯,西部和南部山峦绵延,天然形成准北平原、皖西山区、淮南丘岗、沿江圩丘和院南山区五大农业生态区域,农作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主要有小麦、大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甘薯、花生、芝麻、茶树、果树、蔬菜、烟草、蚕桑、食用豆、中 “六五”至“八五”期间,国家和省集中开展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工作。省农科院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主要农作物品种资源的调查、搜集、保存与利用研究”、“主要农作物资源征集鉴定利用与创新研究”和“农作物资源繁种鉴定和优异种质利用评价”等项目,为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九五”以后,主要通过承担国家、省级科技项目、科技资源平台项目以及院立项目,开展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和利用工作。2017年安徽农业大学承担“国家中原山地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圃建设项目”,该项目国家投资1320多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安徽省农科院收集保存各类作物资源24522份。其中,小麦2000余份;大麦800余份;水稻4000余份;玉米300余份;大豆5000余份;油菜1200余份;棉花2000份左右;其中不乏重要及地方特色资源。

现有的种质资源除室内保存外,还建有屯溪茶叶资源圃、合肥200亩果树种质资源圃、合肥105亩桑树种质资源圃、五河国家野生大豆原生态保护区、金寨县国家野生猕猴桃原生境保护示范区核心区等。建有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安徽科学观测试验站”。水稻、蔬菜、棉花等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获得2017年安徽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专项资金立项支持,目前正在建设中。

6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首先开展新一轮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查清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保护携带重要基因的资源。联合省内农业科研机构、高校和市县农业部门等力量,按照不同作物组建种质资源普查团队,每年从国内外搜集、整理农作物种质资源1500份以上,用三年时间,使我省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达到30000份以上。

第二加强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创新。在开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和评价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优良基因挖掘和优异种质创制工作,培育一批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的农作物新品种,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科技支撑,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来源: 轻松种田爱种网